最新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成果 > 研究简报 > 正文

何凌云教授等在绿色发展系列指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与能源战略智库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18   浏览:

近期,碳中和与能源战略智库何凌云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孙雅萌(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晓蕾(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夏雨霏(江苏师范大学教师、博士)、钟章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博士)、王德青(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等在中国绿色制度环境指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指数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Ecological Indicators”。

1、中国绿色制度环境指数。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了政府补贴政策、环境规制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等。研究将“绿色”的概念嵌入到“制度环境”中,提出了“绿色制度环境”这一概念,认为:绿色制度环境是指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各种政策手段和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从绿色监督与公开制度(事前)、绿色规范制度(事中)、绿色核算制度(事后)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绿色制度环境体系,并尝试性地运用函数型数据分析和函数型的连续熵权法对中国绿色制度环境指数(GIE)进行了模拟。

6DA7

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绿色制度环境指数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变动范围为[0.2-0.8];该指标最小值为0,没有最大值,数值越大表明绿色制度环境水平更高。第二、现阶段,中国绿色规范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在绿色制度环境指数体系中所占权重最大,绿色核算制度发挥辅助作用且政府对该层面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绿色监督与公开制度发展还不完善,对绿色制度环境指数的影响较小。基于此,从政策层面看,第一、政府在完善绿色规范制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事前的绿色监督与公开制度以及事后的绿色核算制度的完善,从而促进绿色制度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二、绿色规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重点在于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实践中要加快环境管理制度落地,做好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许可证制度等推进工作,对不同类型政策的颁布进行合理规划等;第三、绿色制度环境体系建设是国家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在强化政策的同时,应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充分发挥绿色制度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2、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在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能耗和污染,成为了绿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研究从微观视角出发,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绩效,选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构建了企业绿色发展绩效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的458家工业企业数据,利用动态熵权法和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指数进行了模拟,客观衡量了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地,研究根据企业的地理位置,将其分为中部、东部、西部三大类。采用boost Trap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了指标在地区间的差异性。

C7DD

1A661

15841

研究发现:第一、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呈U型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0.006 - 0.05]范围内,最小值为0.006,不存在最大值。第二、社会绩效的重要性和发展水平最高,重要性水平在0.5左右浮动,远高于平均水平。经济绩效重要性最低,创新绩效发展水平最低,与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三、社会绩效的平均权重和主观权重所产生的指标形态和趋势与客观权重所产生的指标基本一致。说明该指标对权重不敏感,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和代表性。第四、指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在地区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认为,首先、政策发布应具有连续性。指数先降后升的波动形态表明政策并不能即时起效,说明要想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实现“浅绿”到“深绿”的发展模式跨越,离不开连续且有效的政策支持。其次、政府应通过政策实施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平衡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间的矛盾。再次,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但发展水平薄弱。由于创新绩效主要受技术创新影响,因而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最后,企业经济绩效权重处于最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却呈上升趋势,表明推动绿色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与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相背离,但长期来看推动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应具有绿色发展的长期战略眼光。